“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因井盐产业而富裕起来的富顺,一直把后代的读书教育问题当作头等大事。因历史上文化教育的累累硕果,富顺素来有“才子之乡”之美誉。文化传承至今,尊师重教一直是富顺人的优良传统。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实施“科教兴县”、“教育强县”战略,富顺教育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2015年,富顺率先成为全省教育督导工作创新县,2017年创建为“全国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2016年和2017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都以高标准通过省和国家评估验收,为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县委、县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川南教育强县”列入“十三·五”三大发展战略规划,明确了从2016年至2020年推进教育强县的21个重大项目,教育迎来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拟改(扩)建普通高中6所、扩建职业技术学校60亩、新建学前教育项目64个,招商引资高职院校1所等,总投资约46亿元。
教育关系到学生成长、家庭幸福、民族复兴、国家富强。2016年7月20日,在富顺县“教育强县”研讨会上,县委书记邹登权做《夯实发展基础,建设“川南教育强县”》专题讲话时强调:实施“七大工程”,完善教育体制机制,激发教育活力,通过5至10年的努力建成“川南教育强县”。富顺教育从此吹响了迈向“教育强县”的号角。
近年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教育强县”战略,竭力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形成了“把教育办好,让教育好办”的社会氛围,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富顺教育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县级领导经常深入镇乡和学校,加强调研指导、找准薄弱环节,督促教育工作任务的落实;县级部门从组织、人才、投入、安全等各方面强化保障;镇乡党委、政府把教育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深入学校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学校发展中的困难;教育人齐心协力、奋力拼搏,高效推进七大工程,不断完善体制机制。
“七大工程”高效推进
——优质发展普高教育投资16.9亿元,新建衡水一中富顺学校及周边配套工程,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多元化需求;投资5.3亿元实施富顺二中改扩建项目,扩建校园160亩,新建校舍70000㎡,风貌打造老校区47000㎡,使富顺二中旧貌换新颜,极大地提升了办学竞争力;启动普通高中攻坚项目,将投资2.5亿元,改扩建富顺一中、城关中学、富顺三中等5所高中,力促特色发展,形成各有特色的办学格局。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职技校改扩建项目正式启动,将投资1.5亿元完成60亩的改扩建建设;拟融入社会资本13.3亿元新建高职院校1所,目前,项目已启动规划和办学申报。
——全力发展均衡义务教育
投资2.66亿元新建安和实验学校,以缓解城区“大班额”问题;投资4.72亿元实施“全面改薄”项目,截止今年8月,已开工建设12.6万㎡,完成校舍面积11万㎡,完成率居全市第一。
——普及发展学前教育
已新建独立幼儿园23所,丰富学前教育资源,规范办园行为,保障、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打造学前教育品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着力培养教育人才
“教育大计,人才为本”。富顺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好教育的头等大事,树立目标意识,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按照“入门—合格—骨干—名师—专家”的发展路径,对教师实行阶梯式培养。富顺县现有正高级教师4名、特级教师11名、省市级骨干教师 754名、“名校长”10名、“名教师”170名。
——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2016年以来,投入2511万元配备教学器材和实验室设备;投入1.5亿元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基本完成了全县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的目标任务,打造好了各级各类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实现了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的常态化应用,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全面推进教育特色发展
在促进教育质量提升的同时注重办学特色的彰显。近年来,培育市县校园文化示范学校65所、省市县级文明校园39所;创建各类体育、艺术示范学校80所、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和特色学校2所、市县课改示范校21所、市级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2所。富顺县省级心理健康教育改革项目成功立项,富顺二中建成了“富顺县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指导中心”,富顺一中建立了青春健康俱乐部。
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近年来机制建设的强化,不仅激发了教育的动力,更激发了教育的活力。
完善考核制度。首次将教育工作纳入县级部门、镇乡年终绩效目标考核;完善教育系统年度综合绩效考核,打破了附加绩效“吃大锅饭”现象,有力调动了各部门和教育人积极性。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规范教师职业行为,提升师德素养。
发挥研究团队作用。建立“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的辐射引领作用;建立“高考研究团队”,促进高考质量提升。发挥榜样激励作用。制定星级校(园)长和星级教师考核办法,每年动态评选30名星级校(园)长、150名星级教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向着教育强县目标迈进,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多渠道招贤纳士通过“公招”、“人才引进”等多形式吸纳教育人才,注入新鲜血液。特别是衡水一中富顺学校的建成,正式引进正高级教师3名,特级教师4名,国家级骨干教师1名,享受政府津贴的拔尖人才2名,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省级优秀教师、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12名,市级优秀教师30名。
——重点项目如期竣工衡水一中富顺学校、富顺二中改(扩)建、安和实验学校等重点工程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教育强县项目建设指挥部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在短短一年左右的时间如期竣工完成,于今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创造了全市重大项目建设的奇迹。
——优生稳控率逐年提升
2015年至2018年中考前500名的优生稳控率稳步提高。分别为68%、78%、83%、93%。
——素质教育成效明显
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近年来,全县学校体育艺术类共计获奖102项,其中体育类获全国冠军7人次。举办爱国主义读书、经典诵读等活动,连续两年组队参加市级比赛均获一等奖。每两年举办一次“办人民满意教育”文艺汇演,均获得好评。近3年,全县有1652名学生上重点本科线,有7452名学生上本科线。有21名同学被浙江大学、复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空军飞行学院等名校录取。
——办学效益收获颇丰
青少年科技创新成绩斐然,近3年,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全国奖6项,省级奖116项,市级奖349项。15人荣获自贡市科技创新市长奖。教学教研成果丰硕,共有4个课题分获四川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二、三等奖;有36个课题获自贡市教学成果等级奖;在优质课(课例)方面,共有641人次获得国家、省、市等级奖,其中国家、省、市级一等奖106人次,分别为国家级17人次、省8人次、市级81人次;获得市级及以上论文评比奖或公开发表文章963篇。集体荣誉收获连连,近三年,富顺教育荣获国家、省、市级集体荣誉达57项。国家级5项、省级17项、市级35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实施“川南教育强县”是富顺教育当前乃至长期的发展战略。我们深知,实现“川南教育强县”还任重而道远;我们欣慰,厚重文化底蕴的传承、教育优先发展的保障、默默奉献的广大教育工作者,为教育撑起了一片快速发展的蓝天;我们振奋,“川南教育强县”的宏伟目标正引领富顺教育迈上新台阶;我们坚信,有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富顺教育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