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自贡教体云平台 >> 新闻中心 >> 高新 >> 浏览文章  
开笔启蒙 传承经典
时间:2018/11/19 9:25:4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   字体:
开笔启蒙   传承经典
—自贡市周德华名校长工作室成员学校 富顺县富世镇城南小学校2018年秋一年级开笔礼暨全校经典诵读展演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沿着经典诗文的流淌脉络,聆听历代先贤留下的永恒声音。为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华夏文明、诵读经典美文、营造书香校园。11月16日,由富顺县文体广星局、富顺县教育局主办,由富顺县文物局、民间艺术家协会和富顺县富世镇城南小学校承办的“富顺县富世镇城南小学2018年秋季开笔礼暨经典诵读展演”在富顺文庙隆重举行。本次活动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富顺电视台对本次活动进行全程直播。富世学区督导室副主任陈强、富世学区各学校代表、城南小学校全体师生及部分家长代表出席了此次活动。
         8:30分,城南小学师生在学校操场整队出发,浩浩荡荡的校旗队、龙旗队、竹简队、彩旗队、一年级受礼童生在校长陈忠权、副校长陶玉梅的带领下穿过皂角巷、大巷子、正街,来到文庙门口的圣域和贤关静候。9点整,随着鼓声、钟声,在“启户”声中,圣域和贤关两道大门徐徐打开,身着汉服的男女执事各持旌节和乾坤大毛笔带领童生从圣域、贤关入门缓缓通过泮桥,迈上开笔礼第一步——平步青云。接着,童生们穿越棂星门,在“德配天地、道冠古今”牌楼盥洗沐手净面。然后穿戟门,进芹井坝,上台阶来到杏坛。伴随铿锵有力的鼓声,开笔礼仪式正式开始。
         仪式上,工作室员、城南小学副校长陶玉梅亲切致辞,强调了开笔礼的重要意义,希望一年级小朋友能从这隆重的仪式中懂得入学是一件人生大事,是学习的开始,是成才的起点,是精神的太阳,并从启蒙而博学兮,佑神童之成长;更希望所有同学能诵诗书而立志兮,顾圣贤之德光,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珍惜机会、潜心学习,以期望将来回报家人、报效祖国。郑重地向各级领导、来宾家长汇报近两年城南小学在孔子圣贤思想的润泽下、在时代精神的哺育下、在各级领导的关怀重视下、在全校师生的努力下、在家长们的支持下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对孩子们提出来殷切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希望他们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伍,学会亲师友,习礼仪;遵守则,明圣理;知天下,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成泱泱大国之良才。祝愿孩子们在城南小学走好每一步,快乐每一天!
         校长陈忠权带领学生击鼓立志,让孩子们明白:在古代,读书人要到学宫去考取功名,他们进入学宫的时候,往往是通过击鼓的方式表达他们要读书上进和考取功名的愿望。当中的“鸣”通“明”,“鸣志”即“明志”,就是要表明自己的志向,意为鼓敲得越响,声音传的越远,说明志向越大,以提示孩子们从今接受启蒙胸怀目标。随后,陈校长引领全校师生重温校训——走好每一步,快乐每一天!
         各级领导6人,由净手组执事6人端上朱砂和笔,将鲜红的朱砂在孩子们的额头正中点痣,称“朱砂启智”,在古代呀,点朱砂又称“开天眼",为孩子们开天眼。因朱砂是一种具有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的中药,呈红色,所以“开天眼”用朱砂。“开天眼”意思是开天眼时在孩子额头正中点上的痣,这个痣又通“智”,智慧的“智”,意为开发智慧,以此对孩子们寄托美好的意愿。一颗颗红痣饱含父母、长辈、学校的美好祝愿在额上闪耀,在孩了们心中勾画起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祝福孩子从此眼明心明,好读书,读好书。
         书法先生、城南小学教导主任雷梅现场指导童生们学写“人”字,解读“人”字,让学生感受、了解、认知中华传统文化深刻内涵,教育孩子们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学会做人,启迪学子感恩父母、尊敬师长、热爱学习、诚信做人,帮助一年级的小朋友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孩子们在供奉至圣先师孔子塑像的大成殿前,正衣冠、启蒙描红、击鼓明志、礼拜先师、谢师长表真情、发红蛋、智慧糕获取证书。内容丰富的开笔礼仪式让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感受到入学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是学习的开始,是走向成才的起点。
         开笔礼礼成,接着是分年级诵读经典诗文:《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论语》《道德经》《大学》等选段,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诵读声抑扬顿挫,余音绕梁,响彻千年孔庙。以此引领孩子们轻叩经典诗文的大门,走进书里去,让知识的浪花澎湃少年的胸怀;从书里走出来,让智慧的箴言树起孩子们人生的路标。
         最后,各级领导、执事、老师、仪仗队学生、一年级受礼学生合影留念。
         此次“开笔礼”暨经典诵读展演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孩子们弘扬传统文化,明圣人礼,知天下事;诵读经典,传承经典。也让队员们从此把上学求知看成一项神圣使命,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促其勤奋学习、学而不厌,提高了他们尊师崇礼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