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自贡市教育局召开全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大会,动员全市广大师生和教育工作者积极行动起来,在未来5年时间里,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引领,探索现代学校管理运行机制,彰显办学特色,打造学校品牌。
这次会议是一个新信号——自贡市将掀起一轮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高潮。
破冰——
走出“美化环境”的困局
目前,一些中小学校大举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几乎变成了只注重标语、布置等物质的和显性的东西,导致校园文化建设仅仅停留在“美化环境”的层面。
“比环境建设更重要的是一所学校的精神塑造,这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所在。”自贡市教育局副局长郭成钢说:“在未来5年时间里,自贡将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引领,探索现代学校管理运行机制,彰显办学特色,打造学校品牌,并将其纳入市委市府提出‘文化自贡’的大背景。”
经过长期酝酿,先后5易其稿的《自贡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基本规范》出炉。市教育局邀请专家、学者组成校园文化建设小组,共有20余人参与到方案的制订。《规范》从基本原则、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等方面对校园文化建设加以说明,让每所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更加有章可循。
自贡市的目标是:力争用3至5年时间,建设一批校园环境美、艺术氛围浓、文化底蕴厚、管理制度完善、人际关系和谐的校园。
创新——
校园建设要有地方文化特色
“一些学校没有特色,没有自己的思想和精神,说到底就是没有从本校的传统和地域文化出发去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因而无法形成学校自身的文化。”郭成钢说。
如何打造特色学校,亮出学校的名片?目前,自贡市一些区域、学校在注重挖掘地方的历史文化特色上也有不少探索——
在自贡市大安区,各中小学校依托辖区内全国仅有的“江姐”、“恐龙”、“燊海井”等资源,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目前,大安区29个中小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徽、校旗、校训,形成了“一校一品”、“一校一景”。
自贡市沿滩中学先后4次派人考察省内外知名学校办学特色,提出以“生活教育”为理念的校园文化,创设“盐都生活教育典范学校”的校园名片,学校突出一个主题思想——“古道盐风,行知学林”。如今,学校的行知园、诫子书、文化长廊等景点与布局各异的绿化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设计——
种类繁多的校园主题文化活动
蜀光中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学校,但散发着时代气息的篮球社、足球社、乒乓球社、电子竞技社等社团成为学生们在课堂之余的好去处。特别是“电子竞技社团”还组队参与世界性赛事。
“学校建设的核心是人,文化建设也应该渗透到每个人的身上,留存在记忆中。学校开展的活动也应该围绕此作为标准。”副校长阮佳望说。
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自贡市提出重点抓好“十个一”建设活动:一训(校训)、一徽(校徽)、一歌(校歌)、一旗(校旗)、一报刊(校报或校刊)、一站(学校广播站或网站)、一室(校史陈列室或荣誉室)、一箱(校长信箱)、一廊(校园文化长廊)、一团(学校艺术团或学生社团)的建设。
同时,各学校还将精心组织学生才艺展示,把学生的作业、美术作品、手抄报、手工制作、小发明、小创造等作品分批、分期轮换展示、展览,并定期开展评比;建设校园局域网,拓展展示学生才艺的渠道和空间。(本报记者 吴瑛)